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2.7~1.6kaBP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尾闾绿洲的变迁

, PP. 1495-1504

Keywords: 塔克拉玛干,克里雅河,尾闾,绿洲,圆沙古城,环境变迁,14C测年,光释光测年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克里雅河现代绿洲尾闾达理雅博依以西的古河道,对圆沙古城遗址(38°52′N,81°35′E)所在的干三角洲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陶石器残片、砍剁木及铜器小件等古人类活动遗迹点百余处,采集到能够反映古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变迁的14C年龄样品14个及沉积物光释光(OSL)年龄样品5个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圆沙古城及其周围的绿洲至少约2.6kaBP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16~475年)就已存在;约2.2kaBP,流经古城遗址的古河道曾发生断流,绿洲主体随克里雅河东迁至喀拉墩一带,成为史载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年)塔里木丝路南道古国扜弥重要领地;约1.9kaBP,克里雅河曾再次在圆沙古城一带发育绿洲,该绿洲属东汉(公元24~220年)扜弥国,约至1.6kaBP与精绝和楼兰等塔里木盆地古绿洲同期废弃.圆沙等古绿洲的发育演变暗示,塔里木盆地铁器时代文明的开始可能与我国西部的2.8kaBP冰进事件有关,而其约1.6kaBP的消亡则与塔里木盆地精绝和楼兰等古绿洲的衰退可能有相似的原因.应用地貌学和考古学对圆沙干三角洲的年代学分析,为汉代及之前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演化与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证据.

References

[1]  5 陈戈. 新疆史前文化. 西北民族研究, 1995, (1): 39-50
[2]  6 林梅村.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西域研究, 2003, (3): 9-23
[3]  7 张玉忠. 近年新疆考古新收获. 西域研究, 2001, (3): 98-101
[4]  8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315 所. 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调查概述. 考古, 1998, (12): 28-37
[5]  9 崔银秋, 高诗珠, 谢承志, 等.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分析. 科学通报, 2009, 54: 2912-2919
[6]  10 朱震达, 陆锦华, 江伟铮.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克里雅河下游地区风沙地貌的形成发育与环境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中国沙漠, 1988,8: 1-10
[7]  11 Yang X, Zhu Z, Jaekel D, et al. Late Quaternary palaeoenvironment change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along the Keriya River, Xinjiang,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mountain glaciation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in foreland desert regions. Quat Int, 2002, 97-98:155-166
[8]  20 Tadono T, Shimada M, Murakami H. Calibration of PRISM and AVNIR-2 onboard ALOS “Daichi”. 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 2009, 47: 4042-4050??
[9]  21 Reimer P J, Baillie M G L, Bard E. IntCal04 terrestrial radiocarbon age calibration, 0-26 cal kyrBP. Radiocarbon, 2004, 46: 1029-1058
[10]  22 侯新山. 中国历史纪年表.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 1-234
[11]  23 胡智育. 14C 测定年代报告(一). 中国沙漠, 1989, 9: 72-75
[12]  26 陈吉阳. 天山天格尔第二峰地区全新世中后期冰川变化的初步研究. 冰川冻土, 1987, 9: 347-356
[13]  27 蒲庆余.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第四纪研究, 1991, 11: 245-259
[14]  1 樊自立. 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与演变. 地理学报, 1993, 48: 422-427
[15]  2 陈戈, 张玉忠. 世纪之交新疆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 西域研究, 1999, (1): 1-11
[16]  3 韩康信. 丝绸之路古代居民人类学研究.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0. 1-32
[17]  4 高诗珠, 崔银秋, 杨亦代. 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圆沙古城古代居民线粒体DNA 多态性研究. 中国科学C 辑: 生命科学, 2008, 38:136-146
[18]  12 黄文弼. 塔里木盆地考古记.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8. 49-51
[19]  13 吴州, 黄小江. 克里雅河下游喀拉墩遗址调查. 见: 新疆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队, 编. 克里雅河及塔克拉玛干科学探险考察报告.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 1991. 98-116
[20]  14 侯灿. 从麻扎塔格古戍堡看丝路南道走向与和田绿洲变迁. 见: 陈华, 编. 和田绿洲研究.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8.244-256
[21]  15 周兴佳. 克里雅河注入塔里木河的历史考证与克里雅河老河道沙漠化过程研究. 见: 尹泽生, 杨逸畴, 王守春, 编. 西北干旱地区全新世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兴衰.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2. 149-157
[22]  16 周兴佳, 李保生, 朱峰, 等. 南疆克里雅河绿洲发育和演化过程研究.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6, 8: 44-57
[23]  17 袁玉江, 何清, 李江风, 等. 塔克拉玛干地区近40 a 来的冷暖变化. 中国沙漠, 1998, 18: 118-122
[24]  18 袁玉江, 李江风. 塔克拉玛干地区近四十年来的干湿变化. 干旱区地理, 1998, 21: 18-24
[25]  19 杨青, 刘新春, 霍文, 等.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1961-1998 年逐月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 气候变化研究, 2009, 5: 85-89
[26]  24 殷晴. 掩埋在沙漠中的扜弥古国—扜弥故地考索. 新疆社会科学, 1985, (1): 65-79
[27]  25 黄文弼. 谈古代塔里木河及其变迁. 见: 黄烈, 编. 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9. 43-51
[28]  28 焦克勤, 姚檀栋, 李世杰. 西昆仑山32 ka 来的冰川与环境演变. 冰川冻土, 2000, 22: 250-256
[29]  29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帕米尔高原古墓. 考古学报, 1981, (2): 198-216
[30]  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且末县文物管理所.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2003, (1): 89-136
[31]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 见: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5. 421-469
[32]  32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A 辑, 1973, 16: 168-189
[33]  33 李江风. 新疆三千年的气候变化. 见: 新疆大学, 新疆地质矿产局, 新疆科学分院, 编. 干旱区新疆第四纪研究论文集.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 1-7
[34]  34 李江风. 楼兰王国的消亡和丝路变迁与气候关系. 见: 新疆大学, 新疆地质矿产局, 新疆科学分院, 编. 干旱区新疆第四纪研究论文集.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 81-94
[35]  35 吕厚远, 夏训诚, 刘嘉麒, 等.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 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科学通报, 2010, 55: 237-245
[36]  36 于志勇. 新疆尼雅遗址95MNIM8 概况及初步研究. 西域研究, 1997, (1): 1-10
[37]  37 姚檀栋, 秦大河, 田立德. 青藏高原2 ka 来温度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记录. 中国科学D 辑: 地球科学, 1996, 26: 348-353

Full-Tex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WeChat 15387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