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生成

, PP. 19-23

Keywords: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源岩,热演化,天然气成因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有石炭-二叠系煤系和石炭系碳酸盐岩两套气源岩,其中前者对天然气的生成贡献最大。古地质温度计测温和古地温场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出,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存在异常高地温场,使盆地古地温场和热流值均远高于现今值。受古地温场演化史的控制,天然气的生成具有侏罗纪之前深成变质作用控制下的生烃演化,早、中侏罗世深成变质作用和局部热异常控制下的生烃演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深成变质作用和区域热变质共同控制下的生烃演化及早白垩世之后降温过程下的生烃演化4个阶段;相应的烃源岩在晚三叠世局部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之后随生气量的逐渐增加,生烃范围不断扩大,至早中侏罗世开始有少量天然气的排出,晚侏罗世受燕山中期异常热事件的强烈影响,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生排气高峰期。并最终形成以东部为主、西部次之的广覆式资源分布特征。

References

[1]  杨俊杰,裴锡古(主编).中国天然气地质学(卷四):鄂尔多斯盆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28~235.
[2]  刘绍龙.华北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勘探远景.石油学报,1985;6(3):11~18.
[3]  赵孟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形成与运移时间和运移方向的确定与勘探方向.石油试验地质,1996;18(4):341~346.
[4]  任战利等.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沉积学报,1997;15(2):134~137.
[5]  戴金星.中国煤成气研究二十年的重大进展.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3):1~10.
[6]  王双明主编.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254~258.
[7]  裴锡古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见:煤成气地质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9~20.
[8]  费安琦等.构造—热演化模型及其在鄂尔多斯地区煤成气研究中的应用.见:煤成气地质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194~202.
[9]  蔡乾忠.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赋存地质条件及其勘探前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3;4(1):34~44.
[10]  赵孟为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镜质体反射率与地热史.石油学报,1996;17(2):15~23.
[11]  任战利.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地球物理学报,1995;38(3):339~348.
[12]  汤达祯等.河东煤田地史—热史模拟与煤变质演化.现代地质,1992;6(3):328~337.
[13]  杨起等.中国煤变质作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90~149.
[14]  周江羽等.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场特征与有机质成熟度史.石油试验地质,1998;20(1):20~23.
[15]  傅家谟,秦匡宗(主编).干酪根地球化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500~509

Full-Tex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WeChat 15387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