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花后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A 刘洋 %A 赵宏伟 %A 谷海东 %A 姚辰 %J 核农学报 %P 1165-1173 %D 2015 %R 10.11869/j.issn.100-8551.2015.06.1165 %X 为了研究寒地粳稻的最适插秧密度,本试验以寒地粳稻品种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插秧密度处理:D1(35cm×16.7cm)、D2(30cm×16.7cm)、D3(35cm×13.3cm)、D4(25cm×16.7cm)、D5(30cm×13.3cm)、D6(35cm×10cm)、D7(25cm×13.3cm)、D8(30cm×10cm)、D9(25cm×10cm)、D10(35cm×6.7cm)、D11(30cm×6.7cm)、D12(25cm×6.7cm),研究了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地上各部分可溶性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花后天数的增加,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茎秆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又有少量回升趋势。随着插秧密度升高,东农425和东农427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密度过高反而下降;东农425叶片、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在D6处理下达最大值,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在D5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7均在D3处理下达最大值;东农425茎秆可溶性糖的输出量、输出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在D4、D6、D9处理下达最大值,而东农427分别在D2、D3、D3处理下达最大值;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茎秆、籽粒单位土地面积可溶性糖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探讨了寒地粳稻叶片、茎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为寒地粳稻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K 寒地粳稻 %K 插秧密度 %K 可溶性糖 %U http://www.hnxb.org/CN/abstract/abstract117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