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汶川大地震(MS8.0)同震变形作用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A 付小方 %A 侯立玮 %A 李海兵 %A 王宗秀 %A 邹付戈 %J 地质学报 %P 1733-1746 %D 2008 %X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断裂带的汶川大地震(MS8.0)波及半个亚洲,震撼整个中国。本文通过地震后的实地调查,对发育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分布、产状、继承性复活与变形特征,以及同震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表明这次汶川大地震(MS8.0)沿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和安县-灌县逆冲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前者产生以高角度逆冲兼右旋走滑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75km,后者产生以缓倾角逆冲作用为特征的地表破裂带长约80km。汶川大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具有分段性特征,并与地表破坏程度的分带性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详细研究表明,同震地表破裂带的产状直接影响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汶川大地震(MS8.0)沿呈高角度陡倾的北川-映秀逆冲断裂发育的同震地表变形所产生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度比沿缓倾角的安县-灌县逆冲断裂要强。从各种类型的地震断裂来看,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型地震断裂所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和地质灾害强度比具水平运动的走滑型地震断裂要强。因此,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破裂过程和同震地表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K 汶川大地震(MS8.0) %K 同震变形 %K 破坏程度 %K 地质灾害 %U http://www.geojournals.cn/dz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12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