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1年江苏南部两场大暴雨对比分析 %A 王啸华? %A 郑媛媛? %A 徐芬? %A 李杨? %A 侯俊? %J 气象科学 %P 497-505 %D 2015 %R 10.3969/2014jms.0019 %X 利用高分辨率的加密气象自动站资料、fy2d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6h1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6月18日和2011年7月18日江苏地区分别发生在梅雨期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两场暴雨进行中尺度天气系统演变和雷达回波参数等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月18日的天气形势是典型的梅雨期降水形势,在梅雨锋附近产生了区域性暴雨。水汽输送主要是对流层中低层的西南暖湿气流。7月18日的局地暴雨则是出现在低压倒槽顶端右侧的偏东气流中。(2)两次暴雨过程强降水发生前都存在对流层低层辐合快速增强的过程。7月18日暴雨强降水发生前散度值下降则更为迅速。(3)两次暴雨过程中强降水区都出现在地面辐合系统附近的东北气流中,且随着地面辐合系统移动。(4)两次暴雨过程都出现了tbb低于-62℃的强对流云团。(5)6月18日,与多个线性排列的"逆风区"对应的强回波中心形成了"列车效应";7月18日,对流回波带上单体不断流入,在低空急流左前端合并成团状强对流区,分别是形成两次暴雨的重要原因。 %K 暴雨 %K 中尺度对流系统 %K 地面辐合系统 %K 雷达回波参数 %K 对比分析 %U http://www.jms1980.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4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