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A 何天友 %A 徐雯 %A 施成坤 %A 杜溶讫 %A 杨德明 %A 瞿印权 %A 荣俊冬 %A 郑郁善 %A 陈礼光 %J 林业科学研究 %D 2018 %R 10.13275/j.cnki.lykxyj.2018.06.005 %X [目的]研究花吊丝竹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48份种质(共3个居群)花吊丝竹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2个,种质和居群水平上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分别为82.26%和50.27%,Ne'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220 4和0.206 6,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49 4和0.300 5,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Nei's遗传多样性计算出不同居群间分化水平(Gst)=0.163 3,表明16.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居群内的遗传变异为83.67%。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2.562 1,表明花吊丝竹居群间存在较大基因流,很大程度减少居群间遗传差异。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48份种质可分为3组,3个居群可分为2组,居群间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虽然花吊丝竹主要靠营养生殖来繁衍后代,其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此外,福建居群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广西和广东地区居群 %K 花吊丝竹 遗传多样性 ISSR %U http://www.lykx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806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