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5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 PP. 939-945

Keywords: 新时期,地理学,地理科学,特征,任务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References

[1]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2014,69(8):1052~1059.
[2]  未来地球计划过渡小组.未来地球计划初步设计[M].曲建升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1~157.
[3]  美国国家研究院.重新发现地理学[M]. 黄润华译.北京:学苑出 版社,2002:1~318.
[4]  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 的战略方向[M].刘毅,刘卫东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5]  何建邦,钟耳顺. 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J]. 地理学报,1993,48(3):84~90.
[6]  蒋志刚.全球定位系统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1996,31(1):34~35.
[7]  刘涛,谷建才,陈凤娟,等.“3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 用与展望[J].林业科学,2008,11(24):156~159.
[8]  张雁,谭伟,冯仲科.广义3S 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与 发展趋势[J].2005,27(增刊2):213~217.
[9]  王雪,卫发兴,崔志新. 3S 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 研究,2005,18(2):44~47.
[10]  孙家柄,舒宁,关泽群. 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测绘 出版社, 1997:1~114.
[11]  王润生,熊盛青,聂洪峰,等.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 地质学报,2011,11(85):1699~1743.
[12]  杨国鹏, 余旭初, 冯伍法,等.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 状[J].测绘通报, 2008,10:1~4.
[13]  施益强, 陈崇成, 陈玲.遥感技术在环境资源中的应用进展与 展望[J]. 国土资源遥感, 2002,4(54):7~13.
[14]  傅伯杰,赵文武,陈利顶.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11):1123~1130.
[15]  黄玉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地学中的应用[J].西北地 质,2002,35(1):70~75.
[16]  储征伟,杨娅丽.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 测绘,2011,34(1):19~22.
[17]  泮雪芹, 赵春霞, 潘雪红.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宏观生态学 的应用[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6,32(1):118~121.
[18]  秦其明.“3S”技术在精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 业资源与区划,2000,21(6):55~58.
[19]  牛磊,姜增琛,刘晓,等. 3S 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2012,(增):728~746.
[20]  卜耀军, 温仲明, 焦峰, 等. 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12(1):34~38.
[21]  傅伯杰,刘宇. 国际生态系统观测研究计划及启示[J]. 地理 科学进展,2014,33(7):893~902.
[22]  赵士洞. 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站网络(NEON )——概念、设计 和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5):578~583.
[23]  Yu G R, Wen X F, Sun X M, et al. Overview of ChinaFLUX and evaluation of its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6,137: 125-137.

Full-Text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