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5 

近30年湖北省16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

, PP. 756-764

Keywords: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化,改革开放,湖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湖北省16个副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近30a来的改革开放阶段为研究时段(1984~2013年),构筑涵盖经济生产、社会生活与生态景观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AHP法为权重赋值,分别构建增长系数、协调系数与综合系数3个维度的测度模型,计算各年度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基于ArcGIS10.0、DPS7.05与SPSS19软件,使用系统聚类、二阶段聚类、有序样本分类、非线性映射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全局莫兰指数、变异系数、局部莫兰指数等工具,模拟分析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整体时序演化(城市聚类、时段划分与演化趋势)、个体时序演化与空间格局演化(全局格局与局部格局)。结果表明,湖北省绝大多数城市的综合发展趋势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次级规模城市更具优势,总体差距仍较明显,毗邻城市差距逐渐收敛,国家发展观念、地区战略及体制机制的变化、城市发展的基础格局、城市规模的辩证作用、城市的地域特征深刻影响城市综合发展的时空格局。

References

[1]  欧向军,顾朝林.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 地理学报,2004,59(5): 791~799.
[2]  张红梅,沈山,戴先杰.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探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 54~57.
[3]  仇方道,朱传耿,佟连军,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 地理科学,2009,29(1): 56~63.
[4]  方倩,崔功豪.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差异演变及其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6): 772~775.
[5]  罗永乐,魏海涛.湖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研究[J]. 经济地理,2005,25(4):491~494.
[6]  李吉芝,秦其明.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02): 78~81.
[7]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 地理科学,2006,26(6): 641~648.
[8]  许月卿,贾秀丽.近20 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定与评价[J]. 经济地理,2005,25(5): 600~603.
[9]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 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2002,21(6):781~790.
[10]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01): 87~95.
[11]  李小建,乔家君.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2): 136~145.
[12]  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J]. 经济地理,2009,29(1): 2~7.
[13]  Li G.,Guo Z.,Liao H.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Physio-geographical Pattern on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18(2): 225-236.
[14]  刘清春,王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J]. 地理研究,2009,28(2): 430~440.
[15]  陈雯,孙伟,赵海霞.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学报,2010,65(10): 1209~1217.
[16]  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5): 784~789.
[17]  石敏俊,金凤君,李娜,等.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2006,61(6): 593~603.
[18]  国家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2014.
[19]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85~2014.
[20]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 地理学报,2007,62 (4): 339~350.
[21]  刘浩,郑文升,张毅,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与城市化综合水平协调度分析——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5): 616~623.
[22]  刘浩,张毅,郑文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J]. 地理研究,2011,30(10): 1805~1817.
[23]  马仁锋,沈玉芳,王筱春,等.省域尺度县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兼论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省域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方法[J].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3): 53~60.
[24]  Shen Y,Qiu L,Ren W, et 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sparity and its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9,19(4): 314-324.
[25]  陈胜可. SPSS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6]  唐启义. 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
[27]  王兆峰.入境旅游流与航空运输网络协同演化及差异分析——以西南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12,31(7): 1328~1338.
[28]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 地理科学,2012, 32(9): 1055~1065.
[29]  李佳洺,孙铁山,李国平.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2010,30(4): 503~509.
[30]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J]. 地理科学,2012,32(3): 257~264.
[31]  管卫华,周静,陆玉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J]. 地理研究,2012,31(2): 234~244.
[32]  陈彦光.基于Moran 统计量的空间自相关理论发展和方法改进[J]. 地理研究,2009,28(6): 1449~1463.
[33]  朱道才,陆林,晋秀龙.空间格局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泛长三角FDI实证[J]. 地理科学,2010,30(2): 184~189.
[34]  Cheng Y,Wang Y,Wang Z, et al. Changing Rural Development Inequality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3,23(5): 620-633.
[35]  Qi Y,Yang Y,Jin 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 Prefectural-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3,23(2): 297-314.

Full-Text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