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高原气象  2015 

基于风场季节变率的高原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应用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67, PP. 881-889

Keywords: 高原季风,季风指数,降水,标准化季节变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1979-2012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地面降水同化资料,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地区风场的变化特征,定义了一个新的基于风场标准化季节变率的高原季风指数IPMzhang,并与现有的季风指数IPMtang、IPMqi和IPMxun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指数都能够反映高原地区的季风活动特征及其与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IPMqi和IPMzhang指数在高分辨率数据下的表现优于IPMtang和IPMxun指数,显著相关区域覆盖了高原大部分地区。相较于IPMqi,IPMzhang指数的相关系数略低,但其在高原东南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IPMzhang能够更好地反映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夏季降水。受高原热低压强度变化的影响,在季风偏强年IPMtang和IPMxun的异常水汽辐合主要在高原中部,IPMqi则存在于高原各个地区,只有IPMzhang在高原东南部,有利于高原东南部的降水偏多。表明IPMzhang指数能够较好地表征高原季风与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对于高原地区降水,尤其是高原东南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降水预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References

[1]  李永华, 卢楚翰, 徐海明, 等.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西南地区东部旱涝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1, 35(3):422-434.
[2]  王同美, 吴国雄, 宇婧婧. 春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对亚洲热带环流和季风爆发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增刊1):92-102.
[3]  毛文书, 巩远发, 周强.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9, 28(6):1291-1298. 浏览
[4]  朱玉祥, 丁一汇, 徐怀刚.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冬春积雪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J]. 气象学报, 2007, 65(6):946-958.
[5]  简茂球, 罗会邦, 乔云亭.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20(4):355-364.
[6]  吴国雄, 刘新, 张琼, 等. 青藏高原抬升加热气候效应研究的新进展[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7(2):184-201.
[7]  刘新, 吴国雄, 刘屹岷, 等. 青藏高原加热与亚洲环流季节变化和夏季风爆发[J]. 大气科学, 2002, 26(6):781-793.
[8]  赵平, 陈隆勋.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31(4):327-332.
[9]  赵勇, 李如琦, 杨霞, 等.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13, 32(5):1215-122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17. 浏览
[10]  张少波, 陈玉春, 吕世华, 等.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J]. 高原气象, 2013, 32(5):1236-124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19. 浏览
[11]  叶笃正, 罗四维, 朱抱真. 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J]. 气象学报, 1957, 28(2):108-121.
[12]  徐淑英, 高由禧. 西藏高原的季风现象[J]. 地理学报, 1962, 28(2):111-123.
[13]  汤懋苍, 沈志宝, 陈有虞. 高原季风的平均气候特征[J]. 地理学报, 1979, 34(1):33-42.
[14]  汤懋苍, 梁娟, 邵明镜, 等. 高原季风年际变化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1984, 3(3):76-82.
[15]  汤懋苍.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J]. 高原气象, 1993, 12(1):95-101.
[16]  万超, 范广洲, 华维, 等. 青藏高原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低频振荡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15, 34(2):318-32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20. 浏览
[17]  白虎志, 谢金南, 李栋梁.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J]. 高原气象, 2001, 20(1):22-27.
[18]  马振锋.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亚高压活动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3, 22(2):143-146.
[19]  马振锋, 高文良. 青藏高原季风年际变化与长江上游气候变化的联系[J]. 高原气象, 2003, 22(增刊1):8-16.
[20]  徐丽娇, 李栋梁, 胡泽勇. 青藏高原积雪日数与高原季风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10, 29(5):1093-1101. 浏览
[21]  华维, 范广洲, 王炳赟.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夏季风变化趋势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 大气科学, 2012, 36(4):784-794.
[22]  岑思弦, 巩远发, 赖欣, 等. 青藏高原东部与其北侧热力差异与高原季风及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14, 72(2):256-265.
[23]  齐冬梅, 李跃清, 白莹莹, 等. 高原夏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4):1-9.
[24]  田俊, 马振峰, 范广洲, 等. 新的高原季风指数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系[J]. 气象科学, 2010, 30(3):308-315.
[25]  Xun Xueyi, Hu Z Y, Ma Y M. The 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anomalies[J]. Adv Atmos Sci, 2012, 29(6):1249-1263.
[26]  齐冬梅, 李跃清. 高原季风研究主要进展及其科学意义[J]. 干旱气象, 2007, 25(4):74-79.
[27]  李建平, 曾庆存. 风场标准化季节变率的显著性及其表征季风的合理性[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0, 30(3):331-336.
[28]  何杰, 阳坤. 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Z].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 2011, doi:10.3972/westdc.3002.2014.db.
[29]  赵天保, 符淙斌. 中国区域ERA-40、NCEP-2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初步比较与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11(1):14-32.
[30]  赵天保, 符淙斌. 几种再分析地表气温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评估[J]. 高原气象, 2009, 28(3):594-606. 浏览
[31]  李瑞青, 吕世华, 韩博, 等. 青藏高原东部三种再分析资料与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31(6):1488-1502. 浏览
[32]  Dee D P, Uppala S M, Simmons A J, et al. The ERA-Interim reanalysis: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J]. Quart J Roy Meteor Soc, 2011, 137(656):553-597.
[33]  王盘兴, 卢楚翰, 管兆勇, 等. 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30(6):730-735.

Full-Tex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WeChat 15387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