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基于大样地油松种群的地统计学分析
DOI: 10.11913/PSJ.2095-0837.2015.20158 , PP. 158-164
Keywords: 油松 ,种群 ,半方差 ,分布格局 ,灵空山
Abstract:
?在对山西省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hm2样地内油松种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法对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了不同径级油松种群胸径的等值线图。结果表明:油松种群径级Ⅰ、Ⅲ、Ⅳ的最优半方差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径级Ⅱ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说明4个径级都为聚集分布且均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油松种群径级Ⅰ、Ⅱ、Ⅲ、Ⅳ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23.4、15.2、11.1、24.9m,分维数大小依次为径级Ⅱ(1.999)>径级Ⅲ(1.995)>径级Ⅳ(1.973)>径级Ⅰ(1.969)。以树高为变量作半方差分析的结果与以胸径作为变量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以树高为变量进行的类似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果的准确性。利用Surfer软件绘制的Kriging图直观反映了油松种群空间分布的斑块聚集效果,即油松种群空间格局纹理图。本文利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分析法和Kriging插值方法相结合弥补了传统格局分析方法的不足,能精确直观地反映出油松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斑块的聚集效果等,可为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
References
[1] 李先琨, 苏宗明, 向悟生, 宁世江, 唐润琴, 欧祖兰, 李瑞棠. 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生态学报, 2002, 22(12): 2246-2253.
[2] 李思文, 张连翔, 隋国新. 油松种群自然更新格局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 1991, 10(4): 14-17.
[3] 苏志尧, 吴大荣, 陈北光.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3): 337-341.
[4] 周元满, 黄剑坚, 韩维栋, 杨淑贞. 天然红海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J]. 广西植物, 2013, 33(4): 496-501.
[5] Perry JN, Liebhold AM, Rosenberg MS, Dungan J, Miriti M, Jakomulska A, Citron-Pousty S. Illustra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selecting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spatial pattern in ecological data[J]. Ecography, 2002, 25(5): 578-600.
[6] 王晓春, 韩士杰, 邹春静, 周晓峰. 长白山岳桦种群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3(7): 781-784.
[7] 孙志虎, 张彦东.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幼苗分布格局及其研究方法的比较[J]. 生物数学学报, 2009, 24(3): 556-566.
[8] 张刚华, 聂洁珠, 萧江华. 毛竹种群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23(12): 136-141.
[9] 李哈滨, 王政权, 王庆成. 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9(6): 651-657.
[10] 崔长美, 王孝安, 郭华, 李伟. 子午岭林区天然油松林的种群结构与动态[J]. 干旱区研究, 2011, 28(1): 111-117.
[11] 赵琦, 韩海荣, 康峰峰. 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群落结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 2012, 33(3): 37-40.
[12] 郭微, 上官铁粱, 王志明, 李润强. 灵空山油松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 2013, 31(2): 130-135.
[13] 张笑菁, 赵秀海, 康峰峰, 王娟, 贺自书, 马钦彦, 卢文敏, 药占文. 太岳山油松天然林林木的空间格局[J]. 生态学报, 2010, 30(18): 4821-4827.
[14] 苏薇, 岳永杰, 余新晓. 北京山区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分析[J].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1): 113-116.
[15] 张赟, 张春雨, 赵秀海. 内蒙古黑里河天然油松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1): 167-173.
[16] 牛丽丽, 余新晓, 岳永杰.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点格局[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7): 1414-1418.
[17] 张赟, 赵秀海, 张春雨. 华北油松林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11): 43-51.
[18] 柴宗政, 王得祥, 张丽楠, 张洋, 黄青平, 吴昊.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2, 31(8): 1917-1923.
[19] 巨天珍, 张彦文, 葛建团, 张宋智, 宋晓伟, 师贺雄, 米彩艳.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生态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4): 171-175.
[2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被区划[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0.
[21] Lamsal S, Rizzo DM, Meentemeyer RK. Spatial variation and prediction of forest biomass in a hete-rogeneous landscape[J]. Forest Res, 2012, 23(1): 13-22.
[22] 蔡博峰, 于嵘. 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分析方法[J]. 生态学报, 2008, 28(5): 2279-2287.
[23]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中的尺度及尺度转换方法[J]. 生态学报, 2001, 21(12): 2096-2105.
[24] 王政权.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65-193.
[25] Akhavan R, Sagheb-Talebi KH, Zenner EK, Safavimanesh F. Spatial patterns in different forest development stages of an intact old-growth Oriental beech forest in the Caspian region of Iran[J]. Eur J Forest Res, 2012, 131(5): 1355-1366.
[26] 郝占庆, 李步杭, 张健, 王绪高, 叶吉, 姚晓琳.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CBS): 群落组成与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38-250.
[27] 叶万辉, 曹洪麟, 黄忠良, 练琚愉, 王志高, 李林, 魏识广, 王章明.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74-286.
[28] 祝燕, 赵谷风, 张俪文, 沈国春, 米湘成, 任海保, 于明坚, 陈建华, 陈声文,方腾, 马克平.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262-273.
[29] 张义辉. 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10: 27-41.
Full-Text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