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分析

Keywords: 地理联系率,人口-经济不一致指数,空间关联模式,河南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的整体不均衡性、局部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研究。30年来,河南省人口-经济分布的整体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呈波动式缓慢变化;局部不均衡在1980—1995年持续加强,表现在人口-经济协调型县域数量持续减少而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人口超前型、人口极化型县域数量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呈波动式变化。人口-经济不均衡性的全局空间关联模式为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呈波动式增强的趋势;经济极化聚集区和人口极化聚集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空间上不断聚集,经济极化聚集区位于豫北、豫中和豫西的交界处,且有向豫中、豫西方向扩展、迁移的趋势;人口极化聚集区主要位于豫东和豫南地区,有向北迁移的趋势。分散模式中的经济孤立区和人口孤立区呈零星分布。

References

[1]  王心,李志俊.经济人口重心的动态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态经济,2008(2):94-96.
[2]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3]  廉晓梅.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J].人口学刊, 2007(3):23-28.
[4]  沈续雷,王桂新,孔超.中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均衡性对比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5,15(6):69-73.
[5]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6]  梁强,王文杰,徐袆琪.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3):32-36.
[7]  秦振霞,李含琳,苏朝阳.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6-19.
[8]  田艳争,赵春雨,苗恩标,等.安徽省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3):264-269.
[9]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2004,24(4):454-459.
[10]  刘英姿,董治宝.陕西省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2(2):179-183.
[11]  欧向军.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结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25-29.
[12]  代明,覃剑.西江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11-14.
[13]  肖艳秋,杨德刚,唐宏,等.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分布不均衡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2,35(2):309-317.
[14]  曹芳东,吴江,徐敏.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23-28.
[15]  周艳,涂建军,卢德彬.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及其变化研究[J].经济地理, 2011,31(11):1781-1785.

Full-Text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