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Group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DOI: 10.12677/VE.2024.131024, PP. 143-154

Keywords: 专业群,CiteSpace,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双高计划
Professional Group
, CiteSpace, Talent Training,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Double High Plan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是近二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现有研究未能对其研究全貌进行充分客观分析。因此,使用CiteSpace5.8.R3 (64-bit)对CNKI中近二十年篇名含“专业群”的33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形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研究、课程体系研究、组织体系研究以及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关系研究四类核心研究主题。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未来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高职院校专业群发展的驱动力应该由外部政策转向院校内部发展、前沿主题从校企合作转向产教融合、核心主题是建立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hot spot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owever,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failed to provide a sufficient and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picture of their studies. Therefore, 335 articles with “professional groups” in CNKI were visualized using CiteSpace5.8.R3 (64-bit). It is found that this field has formed four core research topics of professional group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group and industrial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ll present the following development trend: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hift from external policies to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the frontier theme fro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the core theme is to establish a talent training organization system.

References

[1]  芦庆梅, 张劲. 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建设高职特色专业群[J]. 教育与职业, 2002(8): 21-22.
[2]  应智国.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 教育与职业, 2006(14): 33-35.
[3]  袁洪志.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4): 52-54.
[4]  王亚南, 成军.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 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6): 118-124.
[5]  张衡锋, 桂文龙, 刘俊栋.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1(9): 45-49.
[6]  罗勇武, 刘毓, 肖冰, 易峥英, 何芸. 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 职教论坛, 2008(11): 19-22.
[7]  杨洁.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2001-2014)[J]. 职业技术教育, 2016, 37(2): 21-24.
[8]  兰金林, 田静, 石伟平. 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反思——基于2008-2018年CNKI核心期刊文献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0): 74-80.
[9]  王亚南, 成军. 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轨迹、热点及未来趋势[J]. 教育与职业, 2021(3): 5-12.
[10]  周海涛, 王艺鑫. 中西部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核心数据库文献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58(6): 47-56.
[11]  高楠, 邬超.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案例教学研究可视化分析[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1, 14(5): 559-572.
[12]  包水梅, 杨冰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之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2000-2017年收录论文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5): 114-124.
[13]  刘奎武, 边巍, 孙铁波. 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5): 18-21.
[14]  刘晓, 钱鉴楠. 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与行动策略——基于技能习得视角[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1): 142-148.
[15]  夏冰. 高职扩招背景下三类重点群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财经专业群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5): 23-26.
[16]  赖红, 李钦, 王寅峰. 基于“1 + X”证书制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17): 25-29.
[17]  陈秀珍.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 86-89.
[18]  包忠明. 高职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为例[J]. 职教论坛, 2014(21): 58-61.
[19]  陈小荣, 黄敦华, 张文涛, 刘增辉. 高职自控与电气专业群基于职业能力目标的“1-4-1”课程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36(29): 27-29.
[20]  王正勇, 柳兴国, 吴娟. 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群“平台 + 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2): 44-49.
[21]  田静, 石伟平. 走向共生: 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问题反思与重构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20): 45-49.
[22]  林克松, 许丽丽. “双高”时代高职专业群建设与治理体系改革的共同演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5): 134-139, 164.
[23]  任聪敏, 陈宇. 基于互利共生理论的高职专业群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内涵、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8): 33-37.
[24]  胡德鑫, 金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评价体系建构的三重突破: 理念、管理和技术[J]. 教育与职业, 2021(17): 19-25.
[25]  宋楚平, 陈正东, 路雅淇, 朱永君, 邵世智. 大数据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21, 42(29): 71-75.
[26]  曹元军.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6): 38-41.
[27]  吴强. 地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示范性建设研究[J]. 职教论坛, 2014(15): 60-63.
[28]  刘芳. 高职信息类专业群“实训、实战、实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11): 37-40.
[29]  万军, 胡宁. 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11): 54-56.
[30]  张磊, 张弛. 集群化逻辑下高职专业群概念框架的层次化解构与秩序化重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5): 38-45.
[31]  顾京. 基于产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12(17): 16-17.
[32]  刘霞. 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 36-40.
[33]  黄影秋.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14): 25-29.
[34]  谢茂康. 产业群和专业群适应性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6(24): 40-42.
[35]  俞国, 唐建, 俞富坤. 高职重点专业群与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耦合发展研究——以扬州地区为例[J]. 职教论坛, 2014(6): 52-55.
[36]  陈运生.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26): 27-32.
[37]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0611/t20061116_79649.html, 2006-11-16.
[38]  卢兵. 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9): 76-78.
[39]  戴小红. 探索“系会合作” 构建专业群开放育人平台[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8): 47-48, 55.
[40]  周建松. 以专业(群)为单元探索建立开放合作育人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9): 45-46.
[4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010-07-29.
[42]  周建松. 构建以专业群为基点的多功能校企合作体[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3): 55-57.
[43]  姚莉. 会计专业群“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8): 78-81.
[44]  滕业方, 殷新叶. 协同创新下的塑料产品制造专业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8): 18-20.
[45]  孙燕华, 陈桂梅. 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J]. 教育与职业, 2015(35): 110-112.
[46]  姜郭霞. 数字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析——以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群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5(5): 36-39.
[47]  王作鹏. 以产教融合为逻辑主线的高职专业群建设实施路径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21, 998(22): 91-96.
[48]  胡计虎. “双高”专业群建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融合发展[J]. 教育与职业, 2020(13): 51-56.
[49]  聂强. 专业群引领下的“双高计划”学校建设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19(13): 16-20.
[50]  吴学辉, 苏小丽, 吴儒练. 高水平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群布局特征分析——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 2021(6): 105-111.
[51]  匡瑛. “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定势突围与思路重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3): 127-132.
[52]  张新民, 杨文涛. 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组群逻辑[J]. 职教论坛, 2021, 37(7): 6-12.
[53]  邓子云, 张放平. 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组群逻辑[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4): 89-95.
[54]  张铮, 刘法虎, 陈慧.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演进动因与发展机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4): 158-164.
[55]  周衍安.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6): 5-10.

Full-Text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