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杰,w?陶普曼.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j].地理学报,1996,51(5):389-407.
|
[2] | bellonef,cunninghamr.allroadsleadtocenterlaxton[j].journalofeconomicintegration,1993,13(3):47-52.
|
[3] | aboufadele,austind.anewmethodforcomputingthemeancenterofpopulationoftheunitedstates[j].theprofessionalgeographer,2006,58(1):65-69.
|
[4] | 许家伟,侯景伟,宋宏权,等.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4):85-90.
|
[5] | 徐姗,唐楠,魏东等.基于gis的西安市人日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6):987-991.
|
[6] | 倪鹏飞,杨华磊,周晓.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来自省会城市的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14(1):44-54,127.
|
[7] | 沙勇.山东省人口、经济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2000―2012[j].华东经济管理,2014,28(7):76-80.
|
[8] | 乔方毅.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0(6):63-67,104.
|
[9] | 王青云.国家区域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1996(4):17-24.
|
[10] | 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
[11] | 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变[j].人文地理,2005,20(1):117-120.
|
[12] | 廉莹.中国经济重心与人口就业重心演变轨迹比较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
[13] | 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87-95.
|
[14] | 傅娟.新疆经济重心与消费重心转移路径及动力机制[j].新疆社会科学,2014(4):27-33.
|
[15] | 仲俊涛,米文宝,候景伟,等.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研究——基于人口、经济和粮食重心的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j].经济地理,2014,34(5):14-20,47.
|